四月春光浓似酒,好“语”逢春乃发生。人间四月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习作新枝冒嫩芽。为了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,切实提高我校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,4月6日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教务处的组织领导下,开展了以“基于学情建设习作课程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。
第一节课是由付继红老师带来的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习作指导课《写读后感》。付老师基于学情,设定目标。整节课思路清晰,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后,让学生了解了读后感这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。以轻松愉悦的谈话导入,让学生畅谈读本单元古典名著后的感触;解读习作提示。课堂教学再出新招,巧用“汉堡包五步法”——引、概、议、联、结,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方法,随后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写作技巧,并进行点拨,最后重点突破感想的“关联性”,让学生知道“读”是感的基础,读得认真深入才能有所感,才能感得深刻。
一堂课下来,学生激起了写作兴趣 ,打开了写作思维,习得了写作方法,进行练写可谓是得心应手……
第二节课是由徐如意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第四单元的习作指导课《我做了一项实验》。徐老师基于学情把握教材,教学设计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——先做后学,图表记录,先记后写。整堂课活泼、激趣,首先由学生汇报实验记录单,然后播放学生做小实验的视频,引导学生观察,勤于思考的好习惯,引导学生运用“首先……然后……接着……最后……”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清楚,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,一定会有心得发现。
评课环节:
“师指一条路,烛照万里程”。郭爱香校长抛砖引玉,高度评价并肯定了这两节习作课,同时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精当的点评:1.关注全体学生,注重个体差异。2.借助新科技,推动新课堂。
水本无华,相荡乃成涟漪;石本无火,相击乃现灵光,一堂好课需要老师们交流借鉴。评课环节,老师们发现亮点,各抒己见,畅所欲言……
春风和煦带来融融暖意,凤外的老师们也在此次的习作教研课活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美好。教学相长,思维碰撞,齐聚一堂共话小语人孜孜以求的梦想!